近年來,共享電單車作為一種更便捷輕松的新型出行工具,在所投放的城市中,備受市民喜愛,且隨著時間的推移,共享電單車越來越成為城市出行中綠色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共享電單車的投放,可解決“10公里內”市民出行需求,具有高效率、地空間等特征和優勢,具有著較高的發展價值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共享電單車在個城市中也變得越來越普及,調研數據顯示,全國有約800萬輛共享電單車在1000+城鎮運營,用戶主要以80、90后為主,有80.1%用戶認同共享電單車騎行過程中安全系數更高。此外,超9成用戶認可,共享電單車比大部分交通工具環保低碳、更快捷、更省時、性價比更高。
但隨著行業的車輛的普及,共享電單車亂象也隨之出現,如共享電單車任性亂停亂放,擠占人行通道、機動車道等,還有違規載人,橫穿馬路,逆向行駛等問題,為城市管理者帶來了不少煩惱,同時也為交通出行增添了安全隱患。
共享電單車固然便捷,但同樣需要規范引導發展。針對行業亂象,當前不少城市因地制宜,手段盡出,著手解決共享電單車各種亂象。如近期濰坊市城市管理局多措并舉制定印發了《中心城區共享單車整治十條措施》,從申報管理、停放管理、隊伍管理、市場管理等多個方面對共享單車企業進行約束。聯合市文明辦印發《共享單車文明騎行倡儀書》,廣泛向市民發放,利用電視臺、報紙、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,呼吁廣大市民自覺抵制亂停亂放、惡意損壞等不文明行為。同時,加大對共享單車停放的管控力度。
共享電單車作為一種便民事物,具有綠色出行、低碳環保、管理職能等多種優勢,我們既要積極探索讓其發揮助力行業發展之長,又要依法依規抑制其安全隱患之短。還要在提升營商環境、鼓勵市場主體充分競爭的同時,也要注重規范和管理。